企業TPM管理實施中發現的問題
來源/作者: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布時間:2020-02-12 丨 瀏覽次數:
KTPM新益為TPM管理咨詢公司概述:企業在設備管理中引進TPM思想后,無論在設備 故障率還是維修成本等指標方面,均較以前有了較大的 改善。筆者研究并統計了自2009年至今某公司的設備故障 率,設備維修成本以及產品的綜合出材率指標。
TPM管理
某公司實施TPM后,設備故障率持續 降低,截至2012年6月,故障率已經降到1.8%,大大低于同 行業平均水平;設備維修成本也以較快速度下降,在公司 未設立設備管理部門以前,設備維修成本高達1.4元/m2, 經過幾年的努力,維修成本下降至原來的1/4,大大降低了
公司的經營成本;同時,由于設備運行狀況的改善,產品 綜合出材率也顯著提高,經過3年的努力,較之前提高了 近10個百分點。可見,某公司通過在設備管理中引進TPM 思想,確實在降低經營成本和減少設備故障率方面取得了 明顯成效。
然而,隨著設備故障率和設備維修成本降低到 一定程度,可改善空間越來越小,某公司的設備管理出現 了瓶頸,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。
(1)各部門的職責愈來愈趨于模糊,互相推諉現象愈 發明顯。
公司成立設備管理部門的初衷是降低生產成本, 因此,設備管理制度在制定之初就充分體現了這一目標, 據此建立的獎懲制度也非常具有針對性,即生產成本降低 的幅度與員工或部門的獎勵直接掛鉤;然而,隨著設備管 理逐漸規范化,設備成本降低的空間日趨減少,各部門無 法或很難通過配合設備部門的工作而獲得獎勵,于是出現 懈怠、推諉情緒,影響設備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。
(2)TPM文件填寫成為設備部額外的工作負擔,文件補填或缺少現象嚴重。
為規范設備管理的流程,設 備部制訂了設備使用周期中的各項工作均需填寫申請 單,并由相關部門批準方可,然而,隨著各部門對工 作程序的熟悉,填寫文件和申請單逐漸成為可有可無 的程序,原本應由設備使用單位主動完成的工作卻成 為設備部額外的工作負擔,往往在工作已經完成的情 況下仍然要催促相關單位補填文件,致使設備管理工作 延誤、效率低下。
(3)一線員工的TPM意識淡漠。
公司的設備管理培訓 僅針對一些車間主要的操作工人和技術工人,而對一般 的一線員工卻很少普及,加上公司對產出率的強調,往 往忽視對設備的預防性維護和持續改進,設備超負荷運 轉現象普遍,這顯然與TPM所強調的全員參與生產維護 的思想背道而馳。
- 上一篇:TPM設備管理在企業的實施
- 下一篇:TPM管理預防性措施管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