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PM自主保養的基本概念和步驟
來源/作者: TPM咨詢服務中心 丨 發布時間:2018-10-22 丨 瀏覽次數:
隨著社會對產品質量要求的提高,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推行TPM管理。企業推行TPM管理通過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行來提高設備生產出的產品的質量。自主保養則是TPM管理八大支柱之一。TPM培訓公司為大家講解自主保養的基本概念和實施步驟。
TPM自主保養
一、自主保養的基本概念
1、TPM自主保養的定義
自主保養是指企業員工自主地對企業實施全面的管理、維護和保養。自主保養的關鍵之處在于真正做到“自主”,使現場設備的保養、維護成為操作人員的自覺行為,使之成為工作人員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內在素質。
自主保養是以生產現場操作人員為主,按照人的感覺(聽、觸、嗅、視、味)對于設備進行檢查,并對加油、緊固等維修技能加以訓練,使員工有能力對小故障進行修理。通過不斷的培訓和學習,使現場操作人員逐漸熟悉設備構造和性能,不但會正確操作、保養和診斷故障,而且會處理小故障。
2、TPM自主保養的范圍
自主保養主要圍繞現場設備進行保養,包括清潔、整頓、維修等基礎工作。
其中,點檢包括三個方面:作業前點檢、作業中點檢和作業后點檢。作業前點檢就是在每次開動設備之前,確認此設備是否具備開機條件,并將所有的關鍵部位檢查一遍。養成這個習慣后,就可以降低故障產生的途徑。
作業中的點檢就是在機器運行的過程中,確認機器的運行狀態、參數是否正常,如果出現異常應該立即排除故障或者停機檢修。如果對小問題不重視,這些小問題往往會變成大問題,進而釀成事故。
作業后的點檢是在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進行停機,然后定期對設備進行檢查和維護,為下一次開機做好準備。保養得好的機器,壽命往往可以延長幾倍。
2、TPM自主保養的階段
(1)防止劣化階段
防止劣化階段主要是自主保養的準備工作。有些人認為:自主保養要開展三項工作:清掃、給油、鎖緊螺絲,其實這就是防止劣化階段的工作內容。企業員工要把這三項工作作為一種習慣來完成,每天都對設備的適當的部位清掃灰塵,加油,檢查螺絲是否鎖緊,之后,才能操作機器。除了這三項工作之外,還要對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日常的記錄,特別是對設備異常的聲音、異常的情況進行記錄,這些記錄可作為此設備的檔案。
總之,防止劣化階段是防止對于設備人為的劣化,將由于設備突發故障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點。
(2)發現和測試劣化階段
在發現和測試劣化階段中,主要的工作是定期進行檢查,特別是對設備的重要部位進行檢查,并記錄檢查結果。其次,可以用器官的感覺(聽、觸、嗅、視、味)來發現劣化,把潛在的錯誤和缺陷迅速地解決和處理掉。
(3)改善劣化階段
在改善劣化階段中,主要的工作是處理異常情況。在處理之前,可以做一定的準備工作,如更換油封、油墊、螺絲等這些應急措施,這些小的部位完全可以由操作人員自主保養,而不是一出現故障就找維修人員。當然,如果發生大的故障,應該馬上找維修人員,此時操作人員可以在旁邊協助,以加快維修的進程,同時也可以學到一些維修的知識。
二、自主保養的實施步驟
自主保養是深化推行TPM的一個重要部分,自主保養體系的展開,需要穩打穩扎、有條不紊地進行。
1、初期清掃
初期清掃也是清潔的開始。清掃雖然是小事,但是也要認真地對待,培養良好的習慣。操作人員應自己動手,徹底清除常年堆積的灰塵、污垢,恢復設備的本來面目。
清掃的目的初始清掃是以設備為主體,將其垃圾、灰塵、油污、切削屑等一并掃除干凈,通過清掃活動尋找出潛在的缺陷并及時有效地加以處理。另外,清掃的過程中還應該拆除不必要、近期不使用的物品或設備,使現場達到最能有效開展工作的狀態。
清掃的重點是:通過清掃、給油、鎖緊重點螺絲、寫標簽、取標簽等對設備進行整備,使一些基本的問題,如垃圾、灰塵、油污、切削屑等,都能在本步驟中解決。在清掃中進行點檢時,應以與設備故障缺陷相關的部位和問題為著眼點。
2、技術對策和攻關
(1)對策攻關的目的
對策攻關的目的是消除廢棄物、塵埃、污垢的發生源;解決清掃清潔中的障礙,即難于清掃的部位和易于污染的部位,對于難于清掃的部位,要設計相應的清潔工具和方法,對于易污染的部位,要設計防護罩,以徹底解決問題,縮短作業時間;同時,學習改善設備的思考方法,以取得實質上的效果。
(2)對策攻關的進行方法
對廢棄物、塵埃污垢的發生源現狀進行分析,找出發生源產生的原因,制定相應的計劃和對策,逐一立項,有計劃、有步驟地解決。同時,指導操作人員學習設備點檢和保養的方法,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設備點檢的習慣,成為一個合格的現場操作工人。
3、自主保養體系建立
(1)建立自主保養體系的目的
建立自主保養體系,是防止設備劣化的基本條件,當然這個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,而是隨著外界條件的改變進行相應的變化。
(2)建立自主保養體系的方法
在步驟1、2中,操作者已經掌握了設備應該保持的基本現狀,TPM小組下一步要制定快速有效地進行基礎保養和防止劣化的措施,如清潔、潤滑、緊固的標準和規范,實踐和創新目視化管理。
4、總點檢
(1)總點檢的目的
首先由TPM小組長進行點檢程序的培訓,培訓教材是維護主管編制的總點檢手冊。隨后,依照點檢手冊實施點檢技能教育,提升員工的技術水準。總點檢的過程一般要持續很長的時間,這也是操作工人檢查異常能力的訓練過程,是培養優秀工人最好的方式。
(2)總點檢的實施
由單體機械總點檢的實施,找出設備細微缺陷,并予以復原,使設備恢復到原有的狀態。把設備改善成容易點檢的狀態,同時徹底實施目視管理。總點檢工作主要針對螺絲、螺母、潤滑、油壓、空壓、驅動、電氣、安全、加工條件等部門進行。?
5、自主點檢
(1)自主點檢的目的
通過實施制造程序的性能、操作調整法、異常處置法的教育訓練,可以培養精于制造程序的操作人員,提高他們操作的信賴度;可以把清掃點檢暫行基準并入制成以區域為單位的定期點檢,并更換基準以避免點檢的重復或遺漏,縮短點檢時間。
(2)自主點檢的實施要點
這個步驟主要針對到步驟四為止的實施狀況,如對設備的基本條件、準備情況、弱點部位的改良和對策等進行再確認。另外,目視管理、愚巧法及工作效率化也是本步驟的重點。經過自主點檢,員工可以培養良好的習慣和能力,對于設備的結構和性能也將更加熟悉。
6、整理、整頓
整理,即識別應該加以管理的工作場所,并制定相應的標準,這也是部門經理和車間主任的任務。整理整頓的目的是減少和簡化需要管理的內容,實施自主保養,明確系統流程,確保自主保養的品質和安全。
同時,整理整頓可以改善制造程序轉換的準備時間及半成品庫存量,確立現場物流及備品、工具、半成品、成品資料等的自主保養體制,使自主保養活動標準化、規范化、目視化在企業貫徹實施。在自主保養過程中,我們要經常用到的三大法寶如下:
7、自主保養的徹底化
(1)自主保養徹底化的目的
自主保養徹底化的目的是:從現場排除浪費,以推行降低成本活動;記錄保養情況,并加以分析,以求更進一步改善設備;徹底改變工作人員的作風,使員工充滿自信和成就感,能夠持續自覺地進步。
(2)自主保養上升為管理規范
將“堅持自主保養”作為生產部門的工作任務,把“自主保養”確定為公司的管理方針,明確提出向“零事故、零故障、零短暫停機”的目標邁進;定期組織舉辦“自主保養”的成果交流;定期舉辦自主維修工作研討會,建立持續改善的機制。
- 上一篇:TPM管理推行階段及步驟
- 下一篇:TPM設備管理的基本工作